歐盟碳稅2023年起試行 2026年正式實施
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去年曾指出,聯合國COP26會議重新釐訂全球限溫目標,宣示2030年全球要減碳45%,並控制升溫在攝氏1.5度內。
其次,全球約2/3碳排放量及全球GDP佔比約75%的經濟體,先後宣布碳中和目標,例如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並加速減碳,美國國務院去年4月更宣布2030年減碳目標由26.28%拉高至50~52%;
歐盟同期將減量55%,日本減量目標也跟進調高至46%。
與此同時,跟據歐盟碳稅規定,未來各國若要將碳密集型產品賣到歐盟,必須購買憑證(CBAM Certificates)才能進行,且新制規定出口到歐盟的水泥、鋼鐵、鋁、肥料及電力產品,需向歐洲進口國申報其銷售產品的碳排放量。
歐盟CBAM將自2023年1月開始,實施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,並從2026年起開始實施。
因應歐盟CBAM將上路,我國環保署已於2021年10月預告修正溫室氣體管理辦法,可望在2023年推動。屆時若歐盟對台灣課稅,台灣就有法源向對方徵收碳費,這意味全世界的新經濟型態即將展開,碳費或碳稅更是重要議題。
「台灣企業最簡單做法,就是清查本身碳足跡,追求自願碳中和」
新加坡MVGX董事長白波投入綠色金融領域長達20年,MVGX前身Cyberdyne Tech Exchange(CTX)於2021年5月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核准成立,CTX在今年2月更名為MVGX。
MVGX去年9月推出了碳權金融商品Carbon Neutrality Token(CNT),概念有點像去納斯達克交易所買賣美國存託憑證(ADR)一樣,希望開創跨國碳權交易的全新可能性。
白波日前接受《今周刊》專訪時表示,當前各國企業投入碳中和的推力有兩種,一種是政府的規範,例如歐盟CBAM;一種是蘋果、Google或NIKE等國際品牌商自行推動的綠色供應鏈方案,而台灣企業跟這兩者推力都大有關係。
白波認為,從第一種推力來看,台灣企業最簡單的做法,就是循ISO國際標準清查本身的碳足跡,追求自願的碳中和。
「台灣可能很大程度是碳權(碳信用)的進口國,而非出口國,因為要做光伏(太陽能)或風電項目,都需要土地,所以(碳權)出口國自然會是面積大、人口少的國家;面積小、人多的國家,比較會是進口國。」
若透過相關金融商品,「進口碳信用,把自己的碳足跡進行中和,可以促進台灣與碳信用出口國的綠色合作」。
蘋果、NIKE強推綠色供應鏈 與台廠高度相關
至於第二種推力,勤業眾信指出,世界大廠紛紛要求供應鏈加入碳排放考量,例如蘋果要求所有事業及供應鏈在2030年前,全部都要透過自我減量或碳交易、取得碳權等外部抵換方式,達到碳中和;
運動品牌NIKE也訂出,目標是2030年供應鏈要減少30%碳排放。
對此白波指出,蘋果推動綠色供應鏈不遺餘力,很想有一天可以說,消費者手上拿的是「一台淨零(net zero)排放的iPhone」。
「所以,(蘋果供應鏈的)台灣企業不想做也得做,因為(碳中和)推動力不見得是政府,而是客戶,因為蘋果希望做到、Google希望做到。」
不僅如此,「千禧世代、Z世代,他們希望做到這件事,然後股東、董事會成員也會這麼想」。
「這樣的推動力,帶來了這樣的需求,台灣企業應該主動投入。」
全球自願減排市場 2030年規模上看1.4兆台幣
白波也觀察到,隨著COP26解決了2016年巴黎協議遺留下國家自定貢獻(NDC)的碳權移轉機制問題,以及各國開始建立碳權或碳稅制度,這方面金融商品的需求只會愈來愈高,從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企業、愈來愈在乎投資對象碳足跡的金融業者,到相關服務業者都是。
根據Taskforce on Scaling Carbon Markets、德勤及麥肯錫的估計,全球自願減排市場的規模,可望2021年的3億美元(約85億台幣),到2030年快速成長至500億美元(約1兆4200億台幣)。
納斯達克(Nasdaq)大中華區業務發展副總監陳淑敏則提到,MVGX的交易架構是運用了納斯達克的業界最佳撮合及市場監視引擎,這種技術已經獲得全球50多國的證券交易所、結算所、證券集中保管所及主管機關採用。